法裔犹太导演波兰斯基凭借《我控诉》再一次获取凯撒电影奖,他是一位极具争议的犹太导演,曾经的性丑闻和犯罪行为,让许多观众质疑他能否得奖,小编也因为这次的舆论关注了这部电影,单看电影本身所讲述的事件,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回味和学习的——那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“德雷福斯丑闻”。#犹太人电影

目录
德雷福斯是谁?
19世纪末,一位名叫阿尔弗雷德·德雷福斯的法国犹太军官被误判为叛国,在当时法国反犹太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各界爆发出舆论、冲突和矛盾,经过多年的审视和政治环境的改善,德雷福斯历经近12年的苦难和申诉才最终获得平反,被重新定义为国家英雄。
而这可怕的12年里,德雷福斯又经历了什么呢?
侮辱与不公平
作为一名乐意为国捐躯的军官,德雷福斯不仅委屈,还要在一场特殊的“仪式”中被侮辱,被一样一样地撤掉军衔,被斩断长剑,最后被关到与世隔绝的恶魔岛上,长年见不到自己的妻儿。
图片:

不仅是这场仪式,德雷福斯在往后漫长的平反道路中也经历了很多,电影是从他的军校老师皮夸特的视角出发,皮夸特在于层层人士的接触中,感受到了人们眼中的偏见是多么丑陋。
正义与律法
幸运的是,黑暗与光明总是共生的,皮夸特的心中产生了很多的质疑,他不愿受到世俗与偏见影响,勇敢地挺身而出,私下调查德雷福斯事件的原委。
在这个过程中,他发现军官亨利完全无视德雷福斯是否无辜,只表明自己按照上级办事,这样的愚昧令他作呕。

而皮夸特回击他说:那是你的军队,不是我的军队。一句话彰显了真正的军队所代表的正义。
因为正义,英雄苦尽甘来
皮夸特在这个过程中联系了许多暗中支持他的友人,其中也包括历史上著名的媒体人——左拉,还有德雷福斯的亲属们。
德雷福斯的心中仍有对军队的忠贞和向往,所以他一直熬到了1906年7月,终于在意大利被判无罪,并继而成为国家英雄。
坚持正义的皮夸特也成为了将军,成为了社会所需的“公平”捍卫人。

结语:要铭记歧视的伤害
犹太人在历史上所遭受的苦难我们有目共睹,在现今社会,你我敢说歧视就不复存在了吗?
不,依旧有很多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人,用少数的反面案例来否定整个地区或整个民族的人。这样的行为和言论,和当年对犹太人的暴行一样低劣,一样落后。

希望这部电影的影响力能够让我们得以思考,不断进步。
关于左拉的那篇《我控诉》文章,小编也会在不久后分享给大家,尽情期待!
更多犹太人电影解析请关注爱以色列小站👍👍